上海兆涛行房地产估价事务所(普通合伙)
  • 网站首页
  • 公司简介
  • 服务范围
  • 澳洲移民房产评估
  • 联系我们
上海兆涛行房地产估价事务所(普通合伙) 上海兆涛行房地产估价事务所(普通合伙)
新闻资讯
  • 新闻资讯
  • 招贤纳士
  •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新闻资讯
  • 富人海外资产无处可藏!CRS终结境外逃税!

  • 发布日期:2018-11-20    字号:[ 大中小]

1
为什么富豪们要避税?

如果你是企业家,公司一年利润200万(收入减去成本和费用),那你需要交25%的税,也就是交50万的税,到手的钱只有150万。

如果是个人,最高需要交45%的税。(大部分人收入没那么高,是不需要交45%的)

一个女士问她爱人:“结婚之前你告诉你年入百万,为什么算下来不到70万?”
“亲爱的,因为100万是税前收入”

工资100万,扣完税不到70万,很多人都会想着通过避税的方式,要变相的增加收入。

请注意,个人所得税收税的对象是个人的工资收入、投资收入和其他收入,企业所得税收税的对象是企业的(营业收入+投资收入+其他收入-成本和费用)利润,产生利润才需要收税。投资收入包括金融资产的收入,比如基金、股票分红和买卖差价、股权和债券。

也就是说,如果你的工资收入100万,股票分红10万,这110万都是要交税的,于是你把100万中的50万通过其他渠道转移到境外,这样显示你的收入就是50万,只需要收50万的个人所得税。

但是你辞职了,手头上只有1000万放银行,没有产生其他收入,就不需要交个人所得税。但是很少有人会把1000万全部放银行,而是会拿去投资,投资就会有收入,就需要交税,就会想着避税。

有需求就有生意,过去十年兴起了很多移民和资产管理公司,专门帮富豪们配置海外资产。

2012年俏江南的创始人张兰就移民到加勒比海的小国圣基茨,因为它收税有很大的优惠,你的现金存款、房产和股票收入都不需要交税。

贾跃亭通过信托把2千万的资产转移到他两个小孩的户下,这部分资产就不属于贾跃亭,即使破产清算也只能清算贾跃亭的资产。

有些富翁为了躲避遗产税,买了大量的香港保险,自己身故后就可以顺利把资产转交给下一代。

我有个做移民项目的朋友曾经告诉我,有个客户到他们公司说他有3000万,但是欠别人一个亿,他想要快点移民到一个别人找不到的小国,但是这种业务他们现在可不敢接。

很多富豪选择了税收低,而且对财产隐私保护严格的国家,这些国家被称为避税天堂,如巴哈马、开曼群岛、维尔京群岛、卢森堡、瑞士。

如果你在国内开了公司,每年利润有2000万,按照企业税收25%,就需要交500万税收,但是如果你把1000万通过某种方式转到国外,那么只需要收1000万的税,减少了税收250万。

这些行为都属于避税行为,过去因为各国信息无法准确交流,所以无法根治海外避税,但是现在出台了CRS,终结了高净值资产人群的避税行为。

2
CRS终结境外逃税

就像全国房产联网一样,隐形富豪无法藏住自己的房子。

CRS也是同样的作用,CRS全称是共同申报准则(Common Reporting Standard)。CRS的准则就是提倡各国政府互相合作,互相申报对方国家公民在自己国家的金融财产信息,来共同打击用跨国的方法逃税漏税和洗钱等行为。

如果你没有房子,全国房产联网对你就没影响。如果你没有海外资产,那么CRS对你也没影响。

CRS优先监管的对象是:个人有100万美元以上的金融账户,企业资产有25万美元的金融账户。

如果有个你在德国和英国有1个亿的金融资产,中国税务机关一开始是不知道的,但是由于中国、德国和英国都加入了CRS,英国和德国每年把你的现金、金融产品和保险等金融资产情况,整理好发给中国税务机关,那么中国税务机关就知道你在德国和英国有1个亿的资产,这部分资产每年产生的800万利润收入,最高需要交个人所得税45%!而且之前没有交的,都要求一定时间内交还。(申报对象是金融资产,不包括房产,但是房产产生的租金收入也是会被CRS申报上去的。)

过去欠的,总有一天要还的。

2017年就有50多个国家加入CRS,2018年9月份截止也有100多个国家加入,各国互相交换信息,共同打击避税的富豪。

上千富人恐慌,CRS让21万亿美元隐形资产无处藏身。

2017年赵薇和她老公黄有龙想靠没有收入的空壳公司龙薇传媒来收购万家文化,以6000万元撬动30亿,杠杆高达51倍,进行空头套白狼。CRS披露后,赵薇夫妻在开曼、英属维尔京群岛的金融账户信托、投资账户等被曝光,导致这次收购失败,并且夫妻都被禁止5年内进入证券市场。

8月份,外国媒体发布重大消息,新西兰、澳洲各大商业银行冻结了数千账户,其中包括大量中国居民,中国居民被要求确认开户人是否属于中国纳税人。

2018年6月25日,因涉嫌传销诈骗和洗钱罪,被加拿大法院起诉的华裔富商龚晓华,在新西兰拥有的3亿人民币资产被冻结,也是得益于CRS申报。

9月份,新西兰的税务部门正式开始与104个国家或地区全面分享金融账户信息,以打击避税行为,更多潜逃贪污犯的金融资产将会曝光并与中国共享,严厉打击逃犯!

所有在澳洲开户的中国居民的基本信息,比如姓名,身份证号码,住址,生日,账户号码,账户余额还有每年出现的重大交易,另外还有银行存款账户、托管账户、保险合同等信息都会对中国税务局共享。

今年3月,有媒体曝出包括香港汇丰银行、香港恒生银行等国际性大银行在内,冻结了大量海外账户。
3
CRS对哪些人影响最大?

通过CRS,中国税务局就可以清晰地知道一个富人在全球有多少金融资产,以及每年赚了多少钱。

CRS在国内会影响两类人:
▪️ 在国外有金融资产的中国人,金融产品包括存款、证券、投资型保险产品、投资基金、信托等(房产不属于金融产品,但是房产产生的租金收入也属于申报范围),这些金融信息都由这个国家与中国税务局进行交换。

▪️ 长期在中国的外国人,他们在中国的收入、银行存款、金融产品等信息都会共享到他的国家。

CRS申报之前,如果你是一个中国富人,为了避税在澳大利亚办理了移民,拥有了澳大利亚国籍,但是中国查不到,所以你可以同时拥有双重国籍:中国户口和澳大利亚国籍。

你在中国有1亿的资产,办理澳大利亚国籍后,把5000万的资产移到澳大利亚,在澳大利亚每年产生的利润600万(非投资收入),只需要交澳大利亚的所得税,这笔税是比国内低的。中国只能查出你有5000万的资产,并且在国内每年有900万的利润,只能收900万的税。但是CRS申报后,澳大利亚把你的5000万金融资产和每年的利润告诉了中国税务局,于是根据中国税法,你在澳大利亚的利润600万,也是需要在中国交税的。

申报之前,你在澳大利亚赚了600万利润,只需要交澳大利亚的所得税,申报之后,不仅仅需要交澳大利亚的所得税,还需要交中国的所得税。如果没有如实交税,会面临罚款,甚至坐牢。

在境外(包括香港)有大量金融资产的中国人,无论有多少钱,都会披露给中国税务局。这些金融资产主要包括存款、证券账户、期货账户、持有的股权和债券。股票分红也算收入,也是需要缴所得税的。

如果你在英国的银行有800万存款,英国就会把你的存款报给应该税务局,并且把你的存款信息报给大陆税务局。

如果这笔钱是灰色收入,甚至是通过非法渠道出境,没有合法纳税的,那就可能涉及刑事责任。

在CRS披露之前,很多中国富人都在税收优惠的国家设立金融公司,比如说维尔京群岛,他们持有国外的基金和股票,中国税务局无法查到,这样就可以减少国内的税收,但是在CRS披露后,他们的这些资产都会上报,并且需要合法交税。

购买大额香港保单也是一种避税的方法,2016年开始,香港保险公司也需要把高净值人士的大额保单上报给中国大陆税务局,这些保单包括过去买的所有保单。

做外贸和跨境电商的公司也会受影响,过去老板们的做法是在国内搞出口,并且在国外设立一家公司进行收款,这笔收入可以享受国外的免税优惠。但是实行CRS后,这笔境外收入也会被披露,同样要交25%的企业所得税。

4
合法交税,专注国内投资

过去10年热炒的海外资产配置,并不如富人们想象的那么美好。

如果是想做全球投资增加收入,分散风险,那么还可以理解。

如果是为了逃税和洗钱,赚不该赚的钱,迟早都要还回来。

目前中国富人的情况很糟糕,不仅仅面临未来多套房的房产税压力,还面临着境外资产的高额收税,辛辛苦苦跑到国外去存钱,也是为了减少税收,CRS申报后,税收还可能增加,还不如回到国内投资,毕竟中国目前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投资机会无限。

海外资产配置并不适合所有人,尤其是对国外经济和法律不了解的人,分分钟都会损失惨重。

对于资产没有上亿的小伙伴,格局建议专注于国内的金融投资,因为有大量的好资产可以选择,除了一二线城市的房子,还有大盘指数基金以及好公司的股权。

很多人选择海外资产,核心原因还是在于不懂得选择好资产,相信那些财富管理公司,把钱交给他们折腾,这本身就是一种高风险的行为,难以保证自己的资产长期稳健增值。

过去10年,是随便买房子都能涨的时代,这个时代过去了,未来是中国金融资产蓬勃发展的黄金时代,但是如果不懂选择好的金融资产,同样是有90%的概率掉坑。

  • 上一篇: 澳洲华人海外资产遭彻查,超25万美元会有麻烦!
  • 下一篇: CRS备案政策正式实施海外资产将得到有效监管中国开启全球征税
    • 友情链接:
    • 玻璃水生产设备
    • 防火材料
    • 无锡微信小程序
    • 天津翻译社
    • 天津搬家公司
    • 创意网
    • 上海防水
    • 苏州租车公司
    • 喷淋清洗机
    • 网站首页
    • 公司简介
    • 服务范围
    • 澳洲移民房产评估
    • 联系我们
  • © 版权所有 2017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4154号 沪ICP备17044139号-1 技术支持:上海网站建设